工作室裡面有甚麼?

邁向烏托邦網站討論 #7: Erica

七月底我參加了一個辟榖氣功的課程。何謂辟榖?簡而言之就是斷食七天,期間只能飲溫開水與自製去渣的蔬菜湯,加上前後的準備期和復食期共二週。與一般斷食不同的是,參加的人至少需學過半年以上的氣功以上。很多人參加辟榖的目的是為了減重,而我則是想要去除身體內的廢物,排除宿便、脹氣,體會無屎一身輕的快感。

老師說現代人肉食、速食、藥食(含健康食品)吃得太多,已經超過身體的負荷,
需要靠辟榖功這套道家養生功法來幫身體大掃除,因為「所食欲少,心愈開,年欲益」,少食、慢食反倒能打開身體的元氣庫,啟動體內原有的糧倉。

儘管我興致勃勃,但週遭好友沒人相信我能做得到,因為我是一個美食主義者,食物是我喜悅的來源,而辟榖不是少吃,而是完全不吃,大家一致認為我撐不了三天,並估算我會在第二天復食。但最後證明我說到做到!

這段辟榖時間帶給我許多的體會,也許是胃空空所以心與腦就運作得特別發達。

藉由辟榖,我發現意志力的不可限量。雖然我不是「秘密」一書的信奉者,但我相信與自己正面對話的積極性。只要你堅定地要去達成一件事,而這件事成敗的最大變數就是你自己的話,只要你沒有絲毫的懷疑,那你一定會如期完成。就像辟榖,就在人人皆曰不可行的情況下,不知為何,我卻有一種「自己一定會做到」的篤定感。也許我的潛意識把這份強烈的訊息傳達給我的身體,在那斷食的七天,我真的毫無食慾也沒有很餓。這就像奇蹟的作者吉兒.泰勒說的,身體是一套非常精密的運作系統,身體的潛能比我們所認為的高太多了。

因為辟榖,我再次體會「盡力但對結果保持開放性」的重要。我辟榖一週少了五公斤,不想減重的我瘦得肋骨、背骨根根清晰可見,站在鏡子前看自己活像一幅活體人骨圖,但我朝思暮想的排便大計卻毫無進展,辟榖目標宣告失敗!但我也沒有太沮喪,因為這次的經驗讓我清清楚楚地知道,過瘦會讓我體力不足、身型乾扁而不具美感。雖然我贊成辟榖的精神,也同意讓消化系統適度淨空的必要性,但今後我只會嘗試一天或三天的辟榖,七天版則敬謝不敏。很多事若沒親身力行則無真相可言,但只要學習擁抱結果的開放性,那麼就算結果不若預期,仍有其發生的意義。

從辟榖的過程,我深刻地了解:做每一件事都要有頭(預備期)、有尾(恢復期),那中間(事情本身)的發展才能水到渠成。在正式辟榖前,我們有二天的準備期,一開始先吃清淡的素食,並且只能吃七分飽,為身體建立一個緩衝期,也就是從少食到停食,而非將食物瞬間歸零,避免「迅雷不及掩耳」對身體的傷害。同樣地,從零到恢復進食也必須循序漸進,進食的原則是「少、稀、軟、素」。

我想不只身體和食物的關係如此,我們的心靈與外界的交流也需要建立預備期及恢復期。當我們投入一個計畫,需要準備的不只是有形的事物,還有我們的心情。當一件事情落幕了,在迎向下一個挑戰時,也別忘了為自己創造一個恢復期,這才是愛自己的王道。就像跑步前要暖身,衝刺完後不可以驟然停止一樣,面對生活中的大小事,「有頭、有尾、有中間」的三階段處理原則,是我們幫自己身心靈所創造的一個防護網。

從小我就是一個急性子。說話快、做事快、吃飯快、走路快、反應快、同時一心數用也曾是我自認的優點,但辟榖期間的虛弱讓我一切都不由自主地緩慢下來。因老師叮囑,喝水要一口一口喝,我才驚覺自己平常都是大口喝水,常一骨腦地喝掉二、三百CC,身體因此儲存不了水分。也因為體力不足,走路的步伐變小,雖不至於舉步為艱,卻也這是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走不快!同時也才醒悟自己以前常撞到桌腳,擦傷、燙傷不斷,原因也可能出在動作太急。

經歷過不由自主地緩慢後,我終於了解自己以前為何總是無法放輕鬆?為何自己的肌肉常不由自主地緊繃?原來關鍵就在我的「速度感」。恢復體力的我現在的學習課題是有意識地要自己徐徐慢行、細嚼慢嚥、嘗試一次只做一件事的循序漸進,我想這樣的覺醒是2010年老天爺給我的珍貴大禮,也是我與自己重新對話的開始。

2010/08/16 --Erica

1 則留言:

  1. 對結果抱持開放性,這樣的態度和成熟的心理很重要, 才不至於因結果不如預期而失望,久而久之就變得任何事都不願意去嘗試了.擁抱好與壞,才能迎接每一個新的試驗,也才能發掘多面向的真實自我.

    「有頭有尾有中間」,我喜歡這個新體悟. ^^

    回覆刪除

這是意見留言版! 我真心想要聽到每個人想法及看法,因此,拜托留下你的署名!